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要闻综合新闻
“这是您的证件,请收好,内附全市12个旗县区党群服务中心流动党员报到点的联系方式。”近日,赤峰市政务服务中心“红色驿站”工作人员正在为刚落户的外省党员徐女士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服务窗口旁的电子屏上,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流程图、线上报到二维码、流动党支部入口标识依次闪烁,像一盏盏为异乡党员引路的明灯
赤峰市是农牧业大市,地处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外来务工经商群体、自主择业流动人口多。为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覆盖、作用难发挥等问题,赤峰市聚焦“管住、管活、管好”目标,通过健全机制、创新载体、优化服务、搭建平台等举措,构建起流动党员全链条管理体系,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春节过后,镇里的流入流出党员陆续增多,以往在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忙得焦头烂额,现在,信息化平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巴林左旗林东镇党委组织委员赵旭冉说。
准确掌握党员流向并及时纳管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对此,赤峰市专门开发了全市流动党员“码上行动”平台,并实现与全国党员信息系统流动党员子系统有机嵌套,畅通市、县、乡、村四级信息共享机制,动态掌握党员流入流出情况。赤峰市委组织部定期通报反馈各旗县纳管率,基层党组织对应完善“一支部一表、一党委一册、一旗县一库”动态台账,做到党员流向、从业情况、联系方式、交纳党费、学习状态、现实表现“六个掌握”。目前,全市12个旗县区已为1.3万名流动党员建立“一人一档”,并依托流动党员子系统实现党员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实时查询,做到流动党员“进出”有数,“去向”有底。
党员流动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社区宣传委员每季度都会给我打电话,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助,并听取我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建议。”红山区铁南街道福园社区流动党员杜伟在天津市务工,他说,“在外漂泊,是家乡党组织给了我安全感。”
赤峰市认真落实流出地党组织主体责任,将流动党员纳入网络化管理,采取“1+1”“1+N”模式,组织党支部委员、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联系,定期走访流动党员家庭,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实现党组织与流动党员双向联系沟通,让管理更有温度。
此外,全市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窗口”“流动党员服务站”等,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多元化服务。在较大企业、园区市场和流动党员集中、交通便捷、人流密集的楼宇、商圈等地带,新建流动党员综合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和暖心驿站67个,为奔忙在路上的流动党员搭建“暖流之家”。
不久前,在福建务工的松山区玉龙街道成龙社区流动党员乔天宇收到了社区党委书记推送的一份学习资料。“我在手机上经常收到流动党员微信群里发来的资料包,内容十分丰富,每次一看到就能感受到家乡党组织的记挂,心里热乎乎的!”乔天宇说。
为解决流动党员工作场所不固定、学习时间碎片化等问题,赤峰市依托线上“码上行动”平台、玉龙先锋公众号、流动党员微信群等及时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时事政策、先进典型事迹片等,让流动党员能随时、随地、随身学。还组织流动党员通过视频参加主题党日活动,过“云组织生活”,为流动党员邮寄“红色充电包”,持续打造流动党员“指尖课堂”。
线下,该市利用节假日返乡节点,依托市县二级党校、镇村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采取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讲党课、集中学习研讨、返乡交流会等形式,组织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帮助在外党员强化身份意识,持续跟进学习,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
每一名流动党员都是一面流动的旗帜火星电竞官网手机版,如何做到一面旗帜“两地红”?此前,《致赤峰市流动党员的一封信》被广泛转发,倡议广大流动党员发挥资源优势,投身乡村振兴、和美社区建设,在志愿服务中亮身份、践承诺,浏览量达2.3万余次。
“一封信”发布后,赤峰市各级党组织更加积极地为身怀技能、乐于奉献的流动党员搭建平台,依托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开展“立足岗位做贡献”“我为家乡献一策”“微心愿认领”等实践活动,鼓励大家在服务发展中发光发热。宁城县铁东街道流动党员驿站组织有医学专业背景的流动党员开展健康义诊志愿服务活动,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义诊医生胡庆英表示:“来了就是宁城人,作为流入党员,我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邻居们做一点事,很开心!”
赤峰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流动党员是各级党组织不可或缺的一员,更是对接协同发展的桥梁纽带。我们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实抓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确保每一名流动党员都能感受到组织的关怀,让党员徽章在哪里都熠熠发光。”(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潘佳通讯员魏乐武鑫语)